和阿勇一起創個品牌,
阿勇一直都是非常有天份也非常積極於創作的孩子,
大家都會說,
一定是媽媽在懷她的時候瘋狂手作的胎教影響她成為現在的阿勇,
但媽媽自己並不這麼認為,
媽媽從懷阿勇開始被阿勇控制對食物的好惡,
還變成像阿勇一樣害怕廁所的人,
我總覺得當時失心瘋的手作著除了是我當時工作(婚禮設計)外,
也因為懷的是這樣熱愛創作的阿勇使然。
隨著阿勇愈來愈大,
手愈來愈精巧,
愈來愈能找方法實踐關於她腦海裡的想像,
媽媽對於想和阿勇一起創作這件事動機就愈來愈強。
本來媽媽自己有個童裝的品牌,
那一開始也是因為阿勇,
媽媽生了個女孩,
所以希望慈母手中線,
親手為孩子製衣,
沒想到經營一個品牌非常難,
最後因為要一直投錢在自己的夢想裡,
本末導致後來每一次的製衣都不再能為了自己的孩子。
發生小貴事件後,
雖然對於小貴的離開漸漸能釋懷,
但對於自己的夢想本末導致的遺憾卻遲遲沒有辦法放下,
我不是再也不想為任何孩子製衣,
或反悔為那些孩子製衣,
沒有他們那些股東也不會有後來的我。
只是,
我希望我自己把孩子和夢想的順序對調,
重新找到一個新的節奏把這件事做得更完整也更好,
而希望這個重拾的節奏和旅伴能帶我的夢想走得更遠。
對,
旅伴。
其實在小貴出生前,
我本來已經打定主意讓阿勇參與我未來的創作,
只是當時她年紀和對於各種媒材的熟練度都還不足以成為旅伴,
不過短短在這一年,
她對於創作更有想法了,
對於找到各種媒材和方式去實踐自己的創意也更熱情、更有方法,
想想是時候該一起創個品牌,
當我訪完擺攤人生所有創者的時候,
我曾經跟幾個創作者朋友提及這件事,
大家都說可行、有趣。
雖然是這樣,
不知道為什麼還是猶豫許多細節,
於是遲遲沒有公開這個計畫。
隨著離阿勇快要唸國小進入義務教育的時間只剩一年,
感覺相處的時間會愈來愈少,
媽媽覺得這件事應該快點成型才對,
本來預計明年等安頓好新家把寶寶生下來後開始...
不過就那麼巧,
前些時候因為創作者好友日出小姐推薦,
受小達文西雜誌之邀,
我們母女合體在雜誌教大家手作,
小達文西需要我們的自介,
想想,
擇日不如撞日,
就直接公開我們母女共同的品牌,
順便為我們合體之路打開大門好了。
其實這一路很神祕的就像我曾訪過的每一個創作人一樣,
冥冥之中有引路者,
在我訪完創者後,
本來想要上攝影課的卻上了門促發創作脈絡的課,
我觀察了許多創者後,
這些課堂裡的我,
又更能用學理和思考去解釋一些創作與思路的形成和發展的歷程。
與其說"勇氣百貨公司"是阿勇和我的品牌,
其實該說勇氣百貨公司是我們母女的實驗,
關於一個創作者的養成計畫,
關於我自己,
關於創作之於生活,
關於創作之於孩子,
關於創作之於親子,
關於創作之於人生階段.....。
我在做這件事之前,
和最近已開始進行的當下,
也有許多的思考與觀察,
是超過以往有趣的,
一起創作是有趣的,
觀察自己和阿勇都是件有趣的事。
一起不知道該做什麼好,
一起發想該做什麼好,
一起不知道該往哪去,
一起找到路往哪裡去,
阿勇都是個好旅伴,
而超過大家想像的,
居多的時候我都並非阿勇的解答,
她是我疑惑的解答和指引者。
勇氣百貨公司以後會販售商品,
不是現在,
會賣什麼也不一定,
可能會是很多:『靠妖!根本也沒什麼嘛!』的東西,
真的不一定是什麼很WOW的藝術品,
不過我還是相當期待那天,
我們一起被陳列、一起被肯定、一起感覺疑惑或一起茅塞頓開的那天,
畢竟那些,
都關乎勇氣。
不一定能為人懂得的,
勇氣們。